2022关键词:“应急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
2021-12-08 10:34:26
  • 0
  • 0
  • 4

——数字治理需要进入整体思考、系统建构、常态化的新阶段


金句摘录:
   2022年来临之际,数字治理到了需要整体思考、系统建构、常态化实施的新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1.如何形成既适应现在又面向未来的治理体系,对未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有整体认知,对发展路径有专业判断,有预见性的专业长期主义治理;
   2.如何明确数字治理的政策边界,处理好规范和发展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发展维度下的精准治理;
   3.如何形成多层措施、多种手段结合的立体治理体系,形成政策、法律、金融、税收、财政、资源等相结合的调控引导机制,让治理过程可管可控,让治理行为和结果变得可预期,具有高度现代性的科学治理。


发言内容:

谢谢主持人,也感谢两个协会和实验室的邀请和组织。此前几次讨论也有参加,很有收获。相关研讨实实在在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对数字治理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现在在我看来,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关键时刻:数字治理到了需要整体思考、系统建构、常态化进行的新阶段。

上一个阶段,针对一些比较迫切的重点问题,采取多项政策与法律措施的“应急治理”,有能做什么先做什么的原因,也有形势紧迫的原因,所以有些事是先干起来再说。但是再往前走,就应该整体思考、系统建构、常态化进行了。

上一个阶段的治理,已经取得不少成绩,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而新老问题的存在,往往是由于缺乏整体观察和整体考虑带来的。比如说当我们对一些领域采取内部措施的时候,引起外部市场震荡,以至于又不得不另外去做一些工作进行疏导化解。再比如说当我们针对个别企业进行监督的时候,引起行业的普遍疑虑不安,产业各方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不甚了解、缺乏预期,等等,这些实际都构成数字治理的国际国内成本,也蕴含着一些问题风险。再比如各级各类部门都在出台一些措施,多管齐下,但互相统筹协调方面多少有些问题,竞争执法、监管过度、管控过死等可能会给各方带来困惑。再比如有些治理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有些企业行为的限制所产生的市场空缺,并没有被中小微企业等众多市场主体填补,传统行业还没有来得及回防,就被其它互联网大企业大平台派出的大部队全面进占了。比如对滴滴的治理,阿里系高德等借机大举扩张,治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政策效应,反倒变成巨头和巨头之间互相进退腾挪的游戏。社区团购也是这样,而且社区团购并没有看到主要扩张主体有明显收敛。

当然,也不能等到一切就绪、万事俱备的时候再去治理,只是说经历了首先解决紧迫问题的“应急治理”阶段,现在需要进入“系统治理”阶段。

要形成系统治理框架,第一点,需要解决认知、预见问题,我们正在一个什么样的数字经济,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数字社会,我们期待和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社会。未来社会的规则与秩序,尤其是数字经济与社会的规则和秩序,一方面是复杂的技术、产业、经济规律使然,另一方面是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尤其是政策性的选择使然。可以说我们每往前走一步,都是迈过一个选择的十字路口。貌似是未来扑面而来,实质是选择塑造未来。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归根结底取决于“认知和判断”。所以,对于技术、产业、经济、社会乃至数字文化的认知标度、认知框架,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公共政策,进行什么样的数字治理,以及形成什么样的体制和机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主权国家与全球化、企业与政府、平台和产业、资本和经济、新兴产业和传统行业、大公司与中小微、国企与民企外企、自主创新与外引内联、数字安全与数据保护利用等之间的关系,实质就体现为治理的规则和秩序。而什么样的产业得到发展,什么样的创新得以萌发,什么样的主体得到保护,就是规则和秩序作为选择机制的选择结果。公共政策对于经济社会实质上需要的重要发展趋向是驱动性的还是抑制性的,从根本上取决于对规律、对未来、对形态的系统认知和深度预见。

迄今为止,中国、欧盟、美国、日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数字治理角度力度、措施方法方面有共性,但也有显著差异,归根结底不仅仅因为各自情况不同,更是因为各自认知、取向不同。对于不同取向数年乃至数十年之后可能导致的结果,需要早有预见、系统评估。

形成系统治理框架,第二点,要明晰具体规则、措施、行为的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行发展维度下的精准治理,系统达成有限目标,不做无限监管。有道路系统,有红绿灯,有交通指示标线,让包括有关部门、机构、企业、个人等数字治理各方基本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各行其道,有序发展。在对关键领域有前瞻性预研的基础上,短期理清安全、数据、垄断、竞争、平台,中期理清算法、智能、垂类生态规则,长期理清算力、节点、基础设施、数字普惠、数字平权……这方面尤其要回归到数字治理的本质,Governance,不仅仅是监管,而是以发展促进规范,以规范确保发展。

第三点有助于形成系统治理框架的是,形成多层措施、多种手段结合的立体治理体系,形成政策、法律、金融、税收、财政、资源等相结合的调控引导机制,让治理过程可管可控,让治理行为和结果变得可预期,具有高度现代性的科学治理。关键规则关键要素可预期,才有相对稳定、长期持续的社会环境、经济运行和企业行为可言。尤其是对产业结构、企业行为、财富分配的调控,各类税收、金融杠杆、财政渠道、资源管理等往往是比行政手段效果更好的调控引导手段。这些手段我把它们称之为具有高度现代性的科学治理,是文明社会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的长效机制。多采用这样一些手段,有助于极大降低数字治理的政府成本和社会成本,也有助于营造稳定持续的发展环境。

总之,数字治理到了需要整体思考、系统建构、常态化进行的新阶段。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处理好规范和发展的关系,国际和国内的关系,包括才能真正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经济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平台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关系,产业经济才能有创新有活力。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