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延平 IT专家
胡延平 IT专家
观点摘录:
开源及生态都是让这个数字文明能够更美好。今天的研讨是超出预期,非常有启发、有价值,在很多方面是书里和书外对于华为,对于ITCT的企业、产业,对于数字中国,包括对于数字文明的路径选择都是有很多深入的思考,甚至已经有了很多若隐若现的,已经可以呼之欲出的,可以给到大家清晰指引的这样一些思考。
最后,讲述不同阶段的科技发展历程,从意识萌芽、产品准备、产品成熟到全面进入市场,同时提到了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与挑战,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化竞争,此外还介绍了华为成长过程和成就史,强调技术创新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发言内容:
今天,我们因《欧拉崛起:从华为走向世界》新书发布暨研讨会相聚在上海,在华为的开发者大会期间见证方兴东博士这本大作的出版,非常不容易,欧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就像这本书里面写到的是中国IT、CT或者是整个数字化发展历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欧拉之前和欧拉之后。前两天任总(任正非)说了一句话,他说“我们有自己的平台了”。我想这句话让无数懂的人在这一瞬间心情都是难以平静的。如今,我们既要看欧拉诞生的过程,中间的种种艰难曲折,也要看它当下的意义,在这么一个历史时刻,它将会把我们数字生态引导到一个什么样的方向?
刚才在翻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两句话,感动了我,一个是“奇迹诞生在人人开始悲观的时刻”,一个是“伟大不可能被规划出来,但是伟大可以被打出来”。我想这一定是方博的原作,也是方博的心声。其实欧拉不只是一个操作系统,从应用,从市场已经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进展,这个速度比我们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快,这个过程在加速。
在这一瞬间,我感觉到一个城市对于生活在里面的人和企业来说,如何能够更好和一个开源软件、操作系统成为一个生态,这两者之间有灵魂级别的共振。开会的场地是世博中心,当年世博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想开源及生态都是让这个数字文明能够更美好。关乎于这一点的话,我又想起任总说的平台,我想他所讲的平台不只是一个节点,而是一个生态,这个生态里有面向服务器,云端的欧拉,有面向智能设备的鸿蒙,有通用的鲲鹏计算,有面向AI计算的昇腾,也有面向智能设备的通用计算的麒麟,还有中间件数据库甚至还有语言,以及提供给开发者的各种各样的开发工具,以及整合所有这些和其他技术能力的提供给各行各业的公有的私有的,无数的很方便的基础设施,就像这次有一个词叫“使能”,有形、无形当中今天的华为已经变成了一个“使能者”,华为的重点主要还是在数字基础设施的构建者和提供者,这是它的核心能力,也是很多事从根上的原因。
我在书里看到一个细节,欧拉在研发阶段,曾经有一个阶段面临着艰难选择,顺着容易的方向走,还是顺着一个新的方向、更艰难的方向走,毅然选择顺着艰难的方向走,所以有了今天的欧拉。商业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如果需要反省一点的话就是怎么容易怎么来,怎么赚钱怎么来,最后变成了玩儿流量。为什么互联网本身存在一些反互联网的东西,或者反互联网精神的东西,这样的话它的生态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不管在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包括欧盟也好,美国也好,为什么对Facebook、谷歌有一些调查,物极必反的问题。今天的研讨是超出预期,非常有启发、有价值,在很多方面是书里和书外对于华为,对于ITCT的企业、产业,对于数字中国,包括对于数字文明的路径选择都是有很多深入的思考,甚至已经有了很多若隐若现的,已经可以呼之欲出的,可以给到大家清晰指引的这样一些思考。
现在我们回看2002年到2005年是一个意识的萌芽期,2005年到2009年是产品准备期,2009年到2018年是产品的成形期,2019年到2022年是开源开放期,而2023年开始是启航,是走向全球,是全面的接受市场检阅,形成数字基础设施的闭环的一个阶段,因为基础设施其实也跟商业一样,是缺一环不可。所以接下来2023年开始从麒麟9000S到欧拉等等,我们会看到一系列方博的新书,大作出来以后,我们也会看到一系列的一个又一个历史里程碑,一个又一个冲击到所有人,成为公众舆论场的重大事件,这样的事件会一件又一件的出来,而且形势将会更加的艰难、复杂,因为真正艰难、复杂的阶段还没有到来。欣喜的是,我们有了一些准备,有了平台,有了这样的基础。这样的基础是在艰难、是在很多人悲观甚至绝望的时候出现的,所以无论是从技术为产业,为社会提供更多样性开源开放的选择角度,还是我们处境的角度,这都是一件好事。这也是这个世界的多样性的魅力所在,也是技术本身应该创造的多样性,让人人可参与,人人受益的数字文明所在,我想这也是欧拉的意义,也是华为的价值,也是这本书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